解決高速鐵路路基與橋梁過渡段問題的措施
1.排水固結法
排水固結法是指軟土地基在附加荷載的作用下,使孔隙水慢慢的排出來,使孔隙慢慢的變小,從而固結變形。同時,在孔隙水慢慢流逝的時候,會增加土的有效應力,也會增加地基的抗剪強度,并且還會提高沉降的速率。所以,在對高速公路路基過渡段施工時采用排水固結法會降低土中的含水量,也可以提高地基承載力和邊坡的穩定性。
2.填土碾壓后進行養護工作
在填土碾壓之后進行養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進行灑水和覆蓋的方式,要保持材料的濕度。并且在做好養護工作的時候,也要做好管理工作,工作人員要仔細地做好填土碾壓的數據記錄和實際情況。
3.提前做好準備措施
在高速鐵路路基過渡段施工時,必須要嚴格按照工作人員設計的施工要求進行,并且要嚴格控制全部的施工過程,不能馬虎大意。在施工的同時要提前做好施工中所出現問題的措施,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突然出現意外情況而無法補救的情況了。在對高速鐵路路基過渡段施工的時候,一定要確保填土碾壓的質量,要使填土碾壓的均勻,壓實度一定要達到設計的標準,這樣可以提高地基的穩定性,也可以避免發生積水的問題。
4.做好基底工作
做高速鐵路路基過渡段施工的前提是工作人員要提前的設計好施工的圖紙,并且還要考慮各種各樣的因素。比如:環境的惡劣、地理位置的險峻、填土碾壓的質量等問題,所以提前設計好施工圖紙是高速鐵路路基過渡段施工的必要前提。同時也要不斷地進行實驗和復核,然后根據這些情況來對施工過程中一些工序的一些相應的調整。
5.設置橋頭搭板
于橋頭位置設置適宜尺寸、結構形式的鋼筋砼搭板,可很好的減輕因列車通過對過渡段區域所帶來的沖擊影響,在橋梁同路基間生成剛柔漸變過渡,減輕沉降不均情況。搭板須設置于橋頭同路基之間,一頭由橋臺支撐一頭置于枕梁或地基之上,可均厚亦可漸變,可平放亦可斜置。板長、板寬、板厚、安置形式等須依據實際需求考慮橋臺與地基間剛性差異與行車沖擊震動影響具體設計,在施工時需嚴格遵循設計要求著重把控其結構、尺寸、砼與鋼筋質量等滿足要求。
6.淺層處理
在高速鐵路施工的過程中應不斷地改善工序的質量,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在施工中應淺層處理,把把一部分的土換成砂、礫等抗滲水較強的材料,這樣有利于避免出現滲水和積水的情況。
7.布置中空構筑物
對于高速鐵路路橋過渡段區域土質較差的情況,為減少填筑物自重產生的豎向荷載降低沉降變形,除可采取輕型材料填筑外,還可于路橋過渡區域內布置中空構筑物來達到減重增強的效果,可很好的控制沉降變形。在進行項目設計時,須依據現場實際選取適宜的結構形式、尺寸規格,較為常見的有箱型涵或波紋管等。
8.土質改良處理
所謂土質改良處理即是通過機械致密(強夯法、振沖法等)、預壓加固(堆載預壓、真空預壓等)、摻合其它材料(堿液法、單液硅化法)等多種處理方式來對原有軟弱地基予以加固、改良處理,使其力學性能得以顯著提升,有效改善原有地基承荷能力差、剛性弱、變形量大等不利情況,以達到降低壓縮沉降的目的。在實際應用時須依據項目建設需求,結合原有地質條件,予以綜合考量,制定適宜的處理方案。在高速鐵路施工作業中,需按照相應工藝流程、設計參數、標準規范等嚴格組織施工。
9.調整軌道剛度
除上述多種處理方式外,還可通過加強路基部分軌道剛度或降低橋梁部分軌道剛度的方式,來減小橋梁與路基過渡區域的軌道剛度差,使高速鐵路路橋過渡段軌道實現剛度的線性漸變,從而有助于減少過渡段區域的不均勻沉降,保障列車運行平穩。